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朝阳街社区 “四双”机制睦邻里,构建共治“新图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23:00    

近年来,阳泉市城区南山路街道朝阳街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四双”工作机制为牵引,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推动驻地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结对单位与居民群众“双向奔赴”,擦亮“睦邻·朝阳一家亲”的社区名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图景”。

“双报到”凝聚合力 激发社区“新能量”

“接到社区发布的便民服务日活动的通知,我立刻到朝阳街小区报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了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活动。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为小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也给予了我与居民交流的平台,充分拉近了我与居民的距离,增强了彼此的信任和感情。”在职党员王春说。

社区党委分类梳理辖区内在职党员的工作单位、家庭地址、职业、特长等,建立在职党员信息资源台账,结合专业特长将在职党员纳入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并编入对应网格,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实现在职党员到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双报到”。截至目前,共有124名在职党员实现“双报到”。

“双服务”提档升级 便民服务“接地气”

“我想提个意见,前几天发现有小学生在校外翻越围墙的事件,你们学校针对校外安全有什么举措?”“请问,七中操场修好后能否向周边居民开放?”“您好,我想咨询一下学区划分和外来人员凭居住证能否办理入学的问题。”4月7日,在牡丹园广场“5”来作贡献便民服务日座谈会上,向来自朝阳小党党支部、阳泉七中党支部参加便民服务日活动的在职党员一一回答着居民的提问。“我是朝阳小学党支部宣传委员、副校长胡海霞,关于您提到的学校校外安全的问题,我们会通过召开班会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各类校内外安全教育活动,与社区、家庭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我是阳泉七中的党支部书记李砚飞,这个问题我来给您解答……”在职党员们及时回应着居民的关注与提问。

便民服务日活动中,来自城区司法局的在职党员兵分两组分别深入到居民家中,采取与群众“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向群众宣传政策、宣讲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法治意识,同时,积极倾听居民心声,征求居民对法治环境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了解群众需求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这样的场景在朝阳街社区屡见不鲜。社区党委专门设置了“民意收集台”,设置了“微心愿”收集箱,收集居民的日常诉求,形成“问题清单”,与梳理在职党员专业特长后形成的“服务清单”相对接,邀请在职党员围绕居民关心的教育、医疗、法律、社保、养老等问题,为辖区居民答疑解惑,目前已常态化开展便民服务18次,收集意见建议32条,圆梦微心愿16个,参与人数达140余人次。

此外,社区党委还组织在职党员包联特殊居民家庭,以“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特殊家庭提供日常代购、居家安全宣传、心理关怀等服务。

“双包联”共建共治 激活治理“新动能”

城区司法局、南山路司法所共同包联朝阳街社区泉馨苑小区,组织在职党员定期前往小区楼院,向居民宣传党的民法典知识、法律法规,清理小区犄角旮旯的卫生死角、铲除小广告,开展安全宣传、举办应急演练,共同举办重阳节活动,走访慰问辖区10名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同时,社区定期邀请包联单位参与“小李说理”议事协商会议,与居民代表共同讨论、调解社区涉及婚姻、邻里纠纷等事件,通过联系合作,整合双方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解决基层法治问题。

“双评价”长效机制 激发队伍“积极性”

服务到不到位,居民群众说了算。社区党委采用积分制管理办法,不定期咨询居民对党组织、在职党员的评价意见,对党组织、党员的报到情况、服务情况、贡献情况进行打分,并以季度为单位,反馈至居民和在职党员所在单位。社区党委还设立了“身边的榜样”宣传栏,以公平规范的评选标准,发掘身边的党员、模范人物等榜样,以模范带优秀,以优秀促成长。

通过“四双”工作机制,朝阳街社区党委有效推动了党员融入小区网格化管理,让更多在职党员能够听到群众声音、办好民生实事,真正做到面对面、零距离服务群众。

(编辑:张瑶)

通讯员:苗臻

青科新闻:青春聚力量,创新探前路,以青少视角观天下。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351—404986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