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姚嘉莉
4月9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在广州召开全省立法工作会议。今年计划安排继续审议、初次审议法规项目19项;还将加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立法调研,及时增补相关立法项目;安排预备项目21项。
据了解,今年安排继续审议项目6项,初次审议项目13项。突出精耕细作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实施好粤港澳大湾区专项立法计划,制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发展条例、促进粤港澳气象合作发展条例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海上搜寻救助合作条例,指导聚焦促进大湾区内地九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大协同立法力度。突出全方位扩大内需,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快递条例。突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抓紧制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条例、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低空经济发展条例。突出助力“百千万工程”,制定县域经济振兴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突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制定河湖长制条例。突出法治广东平安广东建设,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民办教育条例和实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修改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征兵工作规定等。突出“四个机关”建设,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修改实施《代表法》办法。
根据国家、省委对立法工作新的部署,今年还将加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领域立法调研,及时增补相关立法项目。同时,安排预备项目21项,包括制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发展条例、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商事调解条例、数据条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促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条例、水上搜寻救助条例、城市供水条例、审计条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等。
今年,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将全面落实代表参与立法工作机制,继续推行法规征求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制度,探索,充分发挥江海、南沙、福田三个“国家级”联系点的示范引领作用省人大代表挂钩联系法规项目制度。建好用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探索创新“双向转化”“采纳反馈”方式方法,继续编发《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信息》,举办联系点专题培训班,推介联系点建设典型案例,推动广东省联系点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拓展数智赋能法律法规征求意见新形式,实现“操作在掌上实现、信息在线上直达”,更广泛听取各界群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