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特写|小榄糖心菊何以打入盒马供应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3:06:00    

特写|小榄糖心菊何以打入盒马供应链?

春来无事,只为花忙。

4月8日,在中山小榄镇联丰村、永宁社区螺沙片区合共30余亩的食用菊种植基地,负责人区娟花摘下一朵菊花,花瓣脆嫩饱满,几乎透光,清甜的气息瞬间漫开。“没想到小榄菊花要比我先走遍全国了。”晌午阳光下,区娟花止不住笑意。每天清晨6点起,客户的订单便接连不断涌入,她必须根据当日需求动态调配人力——从组织采摘、分拣去叶除梗,到协调物流发货,每个环节都需争分夺秒。

三月初,广东中山产的可食用糖心菊通过盒马渠道首次进入零售市场。初上市定价15.9元/盒的整朵鲜菊,首日即售罄,上市一周,供货基地的头茬菊花几乎被全国各地盒马用户吃光,复购率位居盒马春菜系列榜首。社交媒体上,“颜值与美味并存”的标签让它迅速出圈,深圳、广州门店的货架前挤满年轻人,有人举着花自拍,有人现场蘸沙拉酱当刺身品尝。

可食用菊花中山种植基地。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糖心菊通过盒马“考验”

糖心菊的走红,始于一场“破局”行动。

2024年9月,盒马落地中山。同年11月,中山市商务局、石岐街道的主要负责人看准机遇,率队携小榄菊花、东升脆肉鲩、石岐乳鸽等本土特色农产品赴上海盒马总部推介。彼时,中山的可食用菊花仍停留在本地餐饮圈层,许多外地消费者甚至没听说过“菊花能当菜吃”。

2025年2月,盒马采购团队直奔中山市小榄镇,蹲在田里察看菊花质量、估算产量、设计分层包装方案,甚至讨论“该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并爱上”,盒马蔬菜采购刘志强说。

“在等待最终上架的时候,我们也很紧张,寄了大、中、小三个样品送去盒马总部终审,全程都捏着把汗。”那段时间,区娟花的手机里存满了种植户和盒马采购的对话记录。她提到,持续到产品上架前数天,盒马总部还派遣人员来小榄菊花基地进行再评估,“他们会对这个产品进行深度走访,了解成本、品质、供应方式并确认基地的规模和产量是否跟上”,她表示,自己也是在最后关头才通过了盒马方的“考验”。

区娟花(右)在查看菊花生长情况。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与传统菊花不同,糖心菊专为“吃”而生。区娟花和团队花了数年改良品种,最终培育出无苦涩、口感脆甜的“糖心菊”。如今四季可产,兼具药食同源价值。

“这款产品完全超预期!”刘志强表示,盒马数据显示,“春菜”系列销量同比上涨70%,良好的市场表现为“可食用鲜花”赛道打开想象空间。他透露,中山糖心菊此前主要在广州、中山等地销售,今年在政企合作下,通过供应链整合将其推向粤港澳大湾区甚至全国市场‌。

“发朋友圈获赞无数,复购三次了。”95后消费者李琳将花瓣撕碎拌入酸奶,加入三文鱼。“第一次见到整朵菊花能拌沙拉、打火锅,太有意思了!”在深圳盒马门店的试吃区,市民张女士惊叹道。为了降低尝鲜门槛,区娟花从中山赶赴深圳门店现场,亲自演示菊花刺身做法:“糖心菊脆甜无涩,加点沙拉酱或者蜂蜜,一朵就能拌一盘,全家共享。”一位香港顾客追着她问:“能不能直供香港?”

火爆的“烦恼”

“冷不得、热不得、湿不得、干不得”,可食鲜花好看好吃,但保鲜运输并不容易,如何让糖心菊在短时间内从枝头到餐桌?

盒马的解法是:“产地直采+航空直运+气调保鲜”技术组合,将中山菊花从采摘到门店的链路压缩至最短12小时。清晨采摘的鲜花通过冷链车直送广州白云机场,搭载航班飞抵全国各地枢纽仓,经标准化分拣后,由盒马在当地的物流冷链网络配送至门店。

刘志强介绍,2025年,盒马将进一步升级“产地仓-区域仓-门店”三级网络,新增短保蔬菜的专属冷链仓,据悉,该链路将使鲜花损耗率从传统模式的30%降至8%以下,为农户增收提供保障。

部分已上架的盒马“春菜”系列产品。 南方拍客 叶紫潇 供图

除了保鲜,产能仍是最大瓶颈。

区娟花团队研发的反季节食用菊年产36万朵,而盒马单日订单量已达5000朵,远超基地最高2000余朵的日产量。

面对订单激增,区娟花却有些犹豫:“种花周期长达半年,万一到了夏季,消费热点转移,花砸手里怎么办?”

3月12日,中山市商务局组织的座谈会上,政府、农户与企业的三方对话给出解决方案:东凤镇相关部门协调新增100亩种植用地,商务局等政府部门主动当起中山菊花推荐官,给予农户产销信心,最大程度降低农户“种得出卖不掉”的后顾之忧。

如今,沙溪、东凤等镇也加入“种花大军”,中山市的菊花种植面积扩至两百余亩。“以前客户最多订600朵,现在一开口就是5000朵。”区娟花盯着田里刚冒头的花苗,“压力大,但心里踏实。” 她提到,今年下半年,第二茬菊花上市时,计划联合盒马一起开发菊花火锅料包等创新产品,探索更多糖心菊的食用方法。

从“一朵花”到“一片春”

糖心菊的突围,掀开了中山“春日经济”的一角。

对内而言,“这朵花”的出圈是激活内生动力的缩影。盒马联合发布的《2024盒区房消费趋势洞察报告》(下称“盒区房消费报告”)显示,三线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超过21%;盒马2024年新开的72家门店中,1/3落子二三线及县城。中山盒马开业首日卖了105只帝王蟹和410只大波龙、扬州盒马开业首日人流突破6万大关……种种数据印证了区域纵深市场的爆发力。

《2024盒区房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三线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增长超过21%。

这背后,是城市活力与人口结构的伏笔——

随着“反向虹吸效应”凸显,中山等潜力型城市正从被动承接资源转向主动吸引年轻消费力。中山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截至2月20日,中山新流入就业人员超32万人,人口流入增幅居全省第三。在“2024年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报告中,中山位列全国第23名,年轻人才的涌入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动能。这些“新中山人”不仅带来生产力,更成为新消费的主力军——他们自发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糖心菊的创意吃法与打卡体验,将地域特产转化为网红符号。其追求颜值与体验并存的“情绪价值”需求,恰与糖心菊“好看能吃”的特质不谋而合。

对外而言,消费趋势的迭代,进一步放大了地域优势。中山依托“广深半小时生活圈”的区位优势,既满足大湾区核心城市对时令鲜食的旺盛需求,又能承接港人“北上”消费红利。盒区房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1至11月,香港居民入境超7300万人次,平均每位港人“北上”近十次。在深圳盒马皇庭广场店,港客尝试糖心菊的场景,正是中山特色农产品借势破圈的缩影。

《2024盒区房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1月,香港居民入境超7300万人次。

同时,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下,农文旅融合是“春日经济”的重头戏。“以花为媒”的尝试同样火热,南朗云梯山打造珠三角知名赏花打卡地,小榄将菊花、荼薇花开发为手信礼盒……中山正将地域特色转化为可体验、可传播的消费场景——当港澳游客带着菊花杏仁饼返程,当湾区青年在朋友圈晒出菊花火锅,这些自发的传播让中山的“春天”突破地域边界。

但中山的“春天”,远不止于一朵花。

在盒马货架上,与糖心菊并排陈列的“中山石岐乳鸽”,销量常年位居前列。这道中山名菜与菊花的组合,展现着地域符号的叠加效应。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叶树才表示,随着标准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山特色农产品,正通过接入零售供应链体系等创新路径,加速构建“中山香农”区域农产品品牌集群。广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山市烹饪协会会长郑耀荣直言:“许多中山特色农产品‘养在深闺无人识’,集群作战才能让‘春天’常驻。”

站在田埂远眺,连片大棚下新苗破土。当年轻人口、消费趋势与政策红利在此交汇,中山的“春日经济”,正以破土拔节之势开启新章。

采写:南方+记者 林雨萱

拍摄/剪辑:叶紫潇

【作者】 林雨萱;叶紫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