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10万和20万级的智驾车到底有何不同?卓驭这么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8:17:00    

3月30日,卓驭科技AI首席技术官陈晓智,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公布了新一代智能驾驶解决方案GenDrive,同时详细分享了卓驭在世界模型、生成式智驾,以及面向L3/L4高级别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最新进展。

传统的端到端方案,大都是基于预测范式+模仿学习的架构,可以理解为基于直觉的一次性动作预测的过程。而基于模仿学习的端到端模型,从大量驾驶数据中学习到的实际是“平均司机”的驾驶风格,和用户的驾驶偏好可能存在偏差。

卓驭提出的端到端世界模型,可以推理输出最符合用户意图的驾驶轨迹。具体到功能上,GenDrive突破了智能驾驶系统驾驶风格“同质化”的瓶颈,使智驾系统实现千人千面的驾驶风格,满足不同用户需求。GenDrive生成式智驾的相关功能将于今年内实现相关车型的量产搭载落地。

会后,陈晓智还接受了媒体采访。他提到,卓驭一直倡导推动高阶智驾普及,2023年把全国无图高速领航下放到10万出头车型,2024年又把记忆城市领航下放到10万出头的车型,卓驭擅长把高阶智驾功能下放到更低价位区间车型。

提到成本,陈晓智说,卓驭目前用7V摄像头再加32tops的算力平台,就可以跑城市领航,这对当前常见的动不动要有激光、有几百tops算力的平台,会有比较大的成本空间,而要下放到更低价位区间的车型,还是会有一些压力和挑战,卓驭能支持更简单的硬件就能跑城市领航,会有一定优势,对客户来说推动标配会更容易一些。

围绕要不要搭载激光雷达问题,不同厂商出现较大分歧,如特斯拉和小鹏明确“不用”,而华为和理想则全系标配。

陈晓智对此表示,激光的作用是提供冗余安全性,但装不装激光不仅要考虑整车成本,还要考虑车型定位,甚至考虑市场宣传需求,装不装激光也不见得完全是对于智驾系统的考量。

“从技术角度,没有激光不影响基础能力。”陈晓智说,特斯拉的FSD基础能力,包括安全性、舒适性、拟人性都非常强。但如果要应对一些比较极端场景,比如夜晚有逆光大灯,一个静止的黑衣人,这确实是视觉弱视的场景,加上激光会发挥一定作用,这也是L3、L4级自动驾驶要考虑比较极端的场景。

与此同时,很多主机厂选择了自研+供应商合作的技术模式,供应商的角色从单纯的方案交付者转变到技术赋能者的地位,供应商和车企的协作模式未来将发生哪些变化?

陈晓智对此回应表示,卓驭作为供应商,给客户的提供方式本身是比较灵活的,在硬件、软件、算法各个层面都可以提供相应的合作,比如有的客户想要一个交钥匙方案,软硬件都可以给整套方案;有的客户可能自己做硬件,或者在第三方采购硬件,卓驭也可以只提供软件算法;甚至有的客户有自研团队,提出需要提供工具链,或者只要部分算法,卓驭也可以提供。合作模式本身比较灵活,会针对不同客户提供不同的合作选项。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智驾下沉,一台10万以内的车也开始搭载这样的技术,与一台二三十万的智驾车,对消费者来说,实际体验会有怎样的不同?

陈晓智坦言,对不同价位方案的区分度,绝大部分场景能力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在一些比较极端工况会有区别,类似于不同的车可能会有不同的电机,有的单电机,有的双电机,从开车角度并没有太大区别,但遇到地面湿滑场景,或者下雪天,双电机可能会好一点;对于智驾,比如追求极致运动、等红绿灯等场景,希望有声浪伴随场景可能会有一些区别。

他强调,大部分场景下,两者都有相同的安全性、舒适性、拟人性,只有在一些具体场景有区别。他举例说,比如可通过性,相对低成本的方案,可能在一些狭窄的路段不能通过,它就会告诉用户不能通过,或者刹停后等待接管;更高成本的配置,可能在更窄的路通过。

南方+记者 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