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资金支持最高5000万元! 广东发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新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3: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驻穗记者 张莹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近日,省政府出台《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着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发布会现场。张莹 摄

4月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分管领导及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情况。

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2200亿 广东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据介绍,广东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最齐全、生态最完备、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集聚区,兼具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市场应用等多方面优势。

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鹏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全面自主可控的E级智能算力平台,光明实验室建成全国首个昇腾生态研究院;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500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全国第一。工业机器人产量从2019年的4.47万台(套)增长到2024年的24.68万台(套),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

资金支持最高5000万元! 12条干货力争“六个一批”

《若干政策措施》立足于强化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供给,从支持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培养引进人才、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12条“干货”政策措施,力争实现“六个一批”,加快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地。

广东将力争攻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旗舰项目、重大专项,在上述领域部署攻关任务。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重点项目,省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奖励。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省财政按规定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培育一批优质企业。加快培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在省级支持的基础上再“加码”,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进一步按照地市奖励资金1:1予以激励。设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围绕产业链关键核心领域,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投融资支持。对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推动重点项目建设。

部署一批高能级平台。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推动广州、深圳数据交易所打造国家级数据交易场所,打造广东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

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开展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试点,每年择优支持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

引进培育一批优秀人才。把吸聚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所需人才作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重中之重。

完善一批标准法规制度。探索创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监管沙盒”等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领域立法。

今年超260亿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

省财政厅副厅长李树林介绍,近年来,广东省通过政府投资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项目,投资额超230亿元。2025年,省财政年初预算安排涵盖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在内的“制造业当家”相关资金262亿元,将用于支持以下领域:对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市联动加力支持;支持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推动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采取竞争性分配等方式支持场景应用示范、标杆创建,以点带面拓展新技术应用。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曾进泽介绍,广东将结合工信部等十七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进“机器人+”场景应用工作,不断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工业领域,广东将以汽车、电子信息、机械装备产业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在民生服务方面,以医疗健康、养老服务、教育、城市管理服务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智能机器人的推广应用。

他透露,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广东正在筹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联盟,加快构建全过程创新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