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4月3日消息(记者 易帆 实习生 李英权)近日,记者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获悉,近3个月来,该科学院研究人员突破海南大叶茶扦插繁育技术瓶颈,研发技术配方专利1项,发表文章2篇。这有效解决了海南大叶茶的繁育瓶颈,提升育苗效率和成活率,为海南大叶茶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海南大叶茶是我国首批审定的茶树优良群体种,无性繁殖是保持茶树优良性状的重要途径,扦插技术是无性繁殖的关键技术手段。然而,海南大叶茶扦插生根难、存活率低是困扰种苗生产、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
经过近50批次的反复摸索组合实验,研究人员成功研发了一种复合促生根调节剂配方,该调节剂配方在提高海南大叶茶插穗生根率和根系质量方面表现出色,尤其对于海南大叶种这一难以生根群体种,排除极端或不良天气条件下,可实现插穗70天开始萌根,100~120天爆根,生根率达85%以上, 显著提升插穗根系的数量和质量,提高了插穗的生根率,还能够有效降低茶树育苗成本,显著地降低了茶树育苗损耗和周期。
依托该项调节剂配方,研究人员还在白沙、五指山开展了扦插生根技术的示范应用。通过小批量中试,验证了新研发的生根调节剂在海南大叶茶的应用效果,取得了良好的生根效果和育苗成活率,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科研团队以此申报并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一种促进茶树扦插生根并提高存活率的复合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
为了逐步探明海南大叶茶扦插生根机制,研究人员开展了两项主要研究:一是分析了不同外源生长调节剂对茶树生根的影响机制,相关研究成果Differential Rooting Efficacy of Growth Regulators in Camellia sinensis Cuttings: A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Analysis已发表在《Horticulturae》杂志;二是研究了海南大叶茶及其他品种在扦插生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差异,研究成果Rooting Efficiency in Tea Plant Varietie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Determinants发表在《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杂志。
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深化生根机理机制研究,优化技术方案,开展多点示范推广,助推海南大叶茶的种苗繁育产业化,服务海南茶产业绿色优质高效发展。
一路向“鲜”!用“英语+苗话”打开海南雨林大叶茶
海南山好水好茶更好,尤以五指山市水满乡最负盛名,这里是海南雨林大叶茶生产的“最高峰”,有“大叶茶之乡”等美誉;这里山峦叠嶂,云雾缥缈,气候湿润,独特的雨林环境孕育出了高品质的海南雨林大叶茶。
海南日报新媒体一路向“鲜”特别策划聚焦海南雨林大叶茶,记者置身茶园之中,用英文和苗话无缝切换,沉浸式向大家推介海南雨林大叶茶,同时茶农也现身为家乡茶叶“代言”。看着这满园翠绿,听完她们的介绍,你是不是隔着屏幕,都闻到了馥郁的茶香?
监制:张杰
策划:李国栋
协调:王景瑄
脚本/文案:周钰
翻译:谢敏
出镜:刘宁玥
摄像/剪辑:陈咸先
封面设计:吴毓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