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沙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发布了《关于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人工智能产业、开源技术、机器人三个领域提出10项具体举措,通过一系列奖补措施,支持这些领域的企业加速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发。
湖南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通过AI、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助力智慧医疗,目前,企业搭载了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机器人已经在老人陪护、慢病管理等领域得到应用。《措施》提出,将开放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八大领域示范场景,每年遴选一批优秀应用案例,单个场景最高奖励50万元,目前,湖南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计划申报该奖励。湖南创星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虞敏:
“我们现在的话计划也将湖南省的创新产品,就是我们跟湖南省人民医院一起申报的急诊诊疗的多模态视频分析产品,接入我们的智慧医疗的场景,这个可以去申报我们50万的场景示范的奖励。”
湖南省豫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为多个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了服务器和算力租赁服务,其中算力集群服务器的采购和搭建费用动辄上千万,对企业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措施》中推出的“算力券”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这个困难,其中明确,对租用国产智能算力、开发垂类模型的企业,按年度实际投入的10%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对企业而言,一旦申请到相应的补贴,将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算力池的建设。湖南省豫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监周全:
“我们准备构建自己的算力集群,比如会自有存储100台、200台甚至300台的算力设备,我们会通过我们研发的算力调配系统,有效的缓解我们的客户在不同时间段算力的周转。”
《措施》还对开源技术发展作出明确支持。对首次通过开源原生应用认证并上架的企业,最高奖励可达50万元。在开源适配领域,芯片或模组企业若通过适配认证,按系统类型最高可获2000万元年度奖励。此外,政策还鼓励高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开源技术课程,对培训合格且有稳定就业学员的机构,给予机构最高年度补贴20万元。
此外,围绕机器人研发和生产,《措施》还提出对年度研发投入达500万元且实现批量销售的机器人企业,按研发费用10%给予最高500万元年度补贴,连续支持三年。支持机器人企业建设开源社区和中试平台,单个平台最高奖励300万元。同时,进入世界500强或中国500强企业采购目录且连续两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的机器人产品,生产企业还可获得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记者:冉自春
编审:周红、李浩、于红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