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展现山水壮阔、文人襟怀,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登陆中国美术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8:55:00    

4月26日上午,由中国美术馆、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主办,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承办的“意无尽——李学明中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

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和旅游部原党组成员、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李群,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理事长左中一,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等领导参加了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数十位来自首都文化艺术界,山东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以及画家家乡山东聊城的领导、嘉宾。还有众多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艺术界、企业界、收藏界等社会各界的嘉宾和书画爱好者,共同见证了画展开幕盛况并参观展览。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在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时说:“李学明教授是在齐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卓越艺术家。在求学任教、教学相长的数十年中,李学明教授始终坚持艺术探索,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推进文化强国建设辛勤付出,走出了一条个人风格鲜明、作品格调高雅的艺术之路。今年2月份,李学明教授以荣聘教授身份全职加盟山东大学,为学校艺术学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次联合主办李学明作品展,是学校美育文化事业的一件要事、喜事。”

此次展览展出著名画家李学明的代表性作品100余幅,是迄今为止李学明艺术世界最全面的一次呈现。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潘义奎主持开幕式时介绍,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专门题写了展名,对画展给予高度评价。吴为山认为,李学明的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视角,将乡土记忆、山水哲思、文人风雅,升华为一种人文精神,既延续了文人画写意传统,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在致辞时表示,看一个画家成熟与否,第一要看其是否有独特的语言,再看功夫和修养。李学明形成了个人独特的绘画面貌,找到了“自我”。同时,他的笔墨、造型、书法以及章法、构图、概括能力等非同一般。从他的杂记、随笔包括题画诗句中,则可以看出他扎实下过了功夫,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李翔即席赋诗一首:“山东才俊李学明,笔墨精研技最行。琐事萦怀神不倦,观君妙品意自清”。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张望致辞时表示,他跟李学明先生认识已有五十多年了,几十年里他不断取得新的艺术成就,不断让人眼前一亮。特别是这次画展,不仅代表了他个人的艺术成就,也代表了山东人物画的新高度。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刘巨德致辞时表示,观李学明的画,能真切感受到他有一颗慈悲之心,他爱家乡、父老乡亲,爱大自然,爱万物。不管是瓜果蔬菜,大树小鸟,老翁小童,在他眼里和笔下无高下分别。从这一点来看,他具备艺术家的纯真天性和情怀。另外,李学明的画简约、简括、简微,线条和书法充满张力,营造的意境可游、可望、可居。他心态清澄,把自己的心灵安放在与古人、古意相汇的地方,深深扎根传统,这是十分值得学习的。

李学明致答谢词时表示:“画了半个多世纪的画,一直想在中国美术馆办个展览,原本只是一种向往,有幸的是近几年里得到了师长前辈们的鼓励,大家的鼓励,给了我一种力量,从而才有了这个画展。”

艺术家李学明。

李学明1954年生于山东莘县,1978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艺术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山东大学荣聘教授。李学明是当代中国人物画领域极具文化品格和艺术个性的代表性画家。本次展览作品为画家从艺经年的精品力作,分为“林泉坐忘”“湖山放怀”“念兹乡土”“既耕春圃”四个部分,呈现出画家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履痕和成就。

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探寻。观众通过欣赏这些作品,走进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领略到文人的襟怀、山水的壮阔、万物的生机、乡土的温暖。

展览将持续至5月6日。

部分参展作品

大涤子观画图

大明湖泛舟图

边陲印象

十里青山远

丰年图

故乡良辰

杜工部诗意

感子故意长

采写:南都记者 黄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