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邮政行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具有巩固执政基础、保护通信自由和服务生产消费、畅通经济循环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在科技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邮政行业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和服务提升,同时,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购买能力的增强,使得近几年行业业务量持续高增,进而带动邮政行业收入增长。数据显示,2019-2023年,中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2023年中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增长至15293亿元,同比增长13.2%。
一、定义及分类
邮政行业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的机构和企业的总称。邮政行业不仅包括国家邮政管理机构,也包括私营企业和其他提供邮件及包裹处理、递送等服务的机构。邮政主要分为邮政寄递服务业务和快递业务两大类。其中邮政寄递服务业务又包括函件业务、包裹业务、订销报纸业务、订销杂志业务、汇兑业务;快递业务又分为国际快递业务、同城快递业务、异地快递业务、港澳台快递业务。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国家邮政局是邮政行业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拟订邮政行业的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和标准,提出深化邮政体制改革和促进邮政与交通运输统筹发展的政策建议,起草邮政行业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草案。承担邮政监管责任,推动建立覆盖城乡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推进建立和完善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保障机制,提出邮政行业服务价格政策和基本邮政业务价格建议,并监督执行。负责快递等邮政业务的市场准入,维护信件寄递业务专营权,依法监管邮政市场等。
此外,邮政行业还受到行业协会的监管。中国快递协会是一个重要的行业组织,主要负责加强快递企业之间、快递企业与其他企业和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快递服务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规范会员企业行为,促进快递行业自律,促进快递市场稳定、有序、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全国性行业组织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邮政行业快速发展,快递业务规模超过千亿件,网络覆盖城乡,在服务乡村振兴、扩大内需战略,支撑线上新型消费、稳固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邮政行业发展。2023年4月,为推进邮政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家邮政局发布《关于推动邮政快递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寄递企业选用节约高效低碳运输方式,注重不同寄递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大力发展高铁快递,开展高铁多样式、大批量邮件快件运输试点,发展国内快速专线和国际班列。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运输设备,选用高能效标准运输工具,提升能源利用水平。推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应用,参加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邮件快件航空运输积极推广应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等意见。
三、发展历程
中国邮政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1878年,当时清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地设立了邮政机构,这是中国邮政的起点。随后1912年,中国邮政开始一段新的发展历程,行业逐步发展壮大。1949年,中国邮政积极发展邮政储蓄、包裹和快递等业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提升服务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邮政开始一系列改革和创新,开始推行邮电分营改革。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中国邮政开始转型升级,向数字化、智能化和服务化方向发展。
四、行业壁垒
1、品牌壁垒
邮政行业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品牌影响力对于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客户忠诚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行业内领先企业凭借丰富的经验,已经积累了较大的品牌影响力,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客户,提高客户忠诚度,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而新进入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建立品牌知名度和信誉度,导致新进入者面临较高的品牌壁垒。
2、资金壁垒
邮政行业确实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的行业,需要在基础设施、技术设备和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邮政企业需要在营业网点、车辆设备、处理中心等方面进行持续的升级和完善,以确保服务的可靠性和效率。此外,随着物流配送市场的不断发展,邮政行业也需要不断拓展和完善自身的物流配送服务。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设备采购、仓储建设、配送网络优化等方面的投入。由于这些投资规模较大,周期长,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因此需要邮政企业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3、技术壁垒
邮政行业涉及到广泛的信息技术应用,如物流跟踪、信息处理等,这些技术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至关重要。如物流跟踪技术能够对邮件和包裹进行实时跟踪,可以确保物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掌握和应用这些信息技术需要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长时间的研发和实践积累。因此,对于新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来说,面临一定的技术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从邮政行业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包括运输设备、能源电力、包装等,中游是指邮政行业,下游是指邮政行业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商、零售、批发、个人等。邮政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