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诗情流淌夜郎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15:26:00    

我是乘坐高铁到的夜郎。

一同下车的乘客有20来位,老少男女,跟上车的乘客大致相当。出了站,一路同行问得,他们有的来自桐梓县城,有的跟我一样来自遵义市区,还有的来自省城贵阳,甚至有一对中年夫妻是从北京治病回来。这让我有种滉漾雾游的恍惚:所有的天涯遥迢瞬间都聚在眼前,如同邈远历史中的夜郎就在此刻的脚下——脚下,就是那个荒天迥地的神秘“夜郎”?

见我两眼疑惑,接站的梁光勇哈哈大笑,没错,在全国所有名叫“夜郎”的地方,只有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才是唯一以“夜郎”命名的行政区划——贵州省桐梓县夜郎镇。

光勇爽朗的笑声如熹光荡开晨雾。

眼前一座大桥凌空飞架。桥下,河水蒸腾起袅袅烟岚,大桥氤氲在一派春霭仙景里。光勇又如数家珍,这座自西向东跨越夜郎河的大桥,全长1120米,桥面至水面高差218米,是世界首例“贯入式大体积嵌岩拱座基础”大桥,它的主跨370米钢筋混凝土提篮式长拱,在同类型桥梁中跨度国内第一、世界第二。光勇兴致勃勃道,贵州享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美誉,夜郎河特大桥便是一个网红打卡点。说话间,又一辆高铁从大桥上穿云破雾,飞驰而过。

乳白色的晨雾渐渐散去,沿着与夜郎河并行的公路溯流漫步,河风吹拂着两岸平旷如砥的油菜、麦苗,鼓荡起阵阵金波碧浪。夜郎河清澈明净,三五成群的白鹅伸长脖子,“嘎嘎”高歌,麻鸭们则一个劲扎着猛子,在飘曳的水草里觅食。

河道两岸,由田坝、四坝、楠木坝、土地坝、龙塘坝五坝组成的夜郎坝,为唐贞观十六年(642)夜郎县治所,1300多年过去了,大屋土司衙门、狮子山夜郎县城遗址尚存。哪怕背负着“自大”的屈辱,这片土地仍倔强地从未改名更姓,仍戛戛卓立于历史的烟云之中,千载如斯,亹亹向前。

提及夜郎,不能不提到那个成语。其实在历史的上游,因有《史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之述,方有夜郎侯“汉与吾孰大”之问。可正是这真诚的一问,换来的却是长达2000多年“自大”的嘲讽。

然而真正让夜郎名播宇内独标今日的,是夜郎国颓圮于荒草榛莽时远谪而来的一位诗人。

唐至德二载(757年)十月,那位诗人在千里之外的浔阳便因“从璘附逆”被流放黔北夜郎。

众所周知,那位诗人正是李白。

在中国文化史的长河中,李白始终是一枚最具重量的惊叹号,无论他投向哪里,哪里都会激起千年不息的人文波涛,那波涛都会润溉千年的精神土壤。58岁的诗人在“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的满腹愁苦忧愤中踽踽西行,长达15个月。“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去国愁夜郎,投身窜荒谷。”“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汉黼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查《李白全集》,那15个月,诗人直接言及夜郎的诗作达32首。

“三载夜郎还,于兹炼金骨”,这不仅仅是贬谪诗人的自我精神宽慰,你看他在流放夜郎期间,便创作出30多首铭心刻骨的诗篇,锻淬出诗之金骨,足可见这日夜流淌的夜郎河,正是浇灌诗心的灵泉;这蓬勃深厚的夜郎坝,正是茁壮诗歌的沃土。

桃花映水,一坝清旷。这个仲春,流连夜郎河畔,在太白泉,太白亭,太白听莺处,太白拜月台等等夜郎人纪念李白的众多物化遗迹里,我的心绪久久停泊于这片土地的心灵纵深,不愿自拔……

泰山不独大其大,毫毛不独小其小。此刻,滨水夜郎,我想,世界的大与小不都是人为的定义?那么“自大”一把,又有何妨?正如光勇笑言,夜郎不自大,谁会知道它?

抬眼展望,铧尖山溪流叠叠,如帘如幕,自苍崖翠壁间飘然漾入夜郎河,流经夜郎坝,数十里波平汀缓,温婉良驯。灼灼桃花,映红云朵;粼粼水波,如吟平仄。富于包孕的这每一朵浪花,都有着渊奥的文化内涵和丰沛的生命精神,它匍匐于万物之下,含忍着“自大”的屈辱,千百年来却如脐带般一往情深地给流经的土地和土地上的生灵以润溉、滋养、浇灌。

流水澹澹去,春波荡荡回,生命的流衍里,安谧深沉的夜郎河早已沟洫成网,溥遍万物。当年“自大”篱落的夜郎,早已从闭塞的山区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发展。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这里寻幽访古,凭吊追怀;傍河而兴的千年集镇上,一家家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一个个快递点人来客往,尤其有着“中国一绝、世界独有”美誉的方竹笋,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大山,远销世界。光勇告诉我,镇里正依托深厚的文化资源,丰富的农特产品和渝贵高铁、正(安)习(水)高速夜郎(桐梓北)站等交通优势以及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倾力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度假旅游产业,打造夜郎文化创业园和人文旅游古镇。当年的“自大”焕发为今日的“志大”,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夜郎正在这片土地上守健积雄,昂然崛起。

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从贵州省诗教先进单位夜郎中学飘来,与夜郎河的潺湲声情并集,顺流远去。河畔,一位发髻高挽的女子双眸如韶秀河水,正弯腰给刚种下的苋菜浇水,这个水一样清柔的女子,她专注的神情如一位母亲在给自己的婴儿喂奶。

青山隐隐,碧波洇润,来自历史深处的夜郎河,与身边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交织成逶迤无尽的诗行,一并含纳风云,吐露气象,吟向未来。

文/邹德斌

编辑/邱奕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相关文章